

登录/注册
1000元13%税率怎么算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一:1000元是税后金额,要求求税前金额.
税后金额=税前金额+税额
其中,税额=税前金额×税率
代入已知条件,得到:
1000元=税前金额+税前金额×13%
解方程,得到:
税前金额=1000元÷1.13≈884.96元
情况二:1000元是税前金额,要求求税额和税后金额.
税额=税前金额×税率
代入已知条件,得到:
税额=1000元×13%=130元
税后金额=税前金额+税额
代入已知条件,得到:
税后金额=1000元+130元=1130元
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求解该问题.
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的区别都有什么?
定额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的区别体现为各自的概念和适用情形不同.
定额税率是按征税对象的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应纳税额的税率形式.定额税率不采用百分比,而是直接规定固定的税额,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种.
比例税率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量多少、数额大小,均按同一比例计算应征税额,一般适用于以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累进税率是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课税数额分别适用不同的税率,课税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累进税率一般在所得课税中使用,收入多的多征、收入少的少征、无收入的不征,从而有效调节纳税人的收入.
1000元13%税率怎么算税额,通过上文资料我们了解到,这1000元是税前金额则是可以计算出税额和税后金额,如果是税后金额则是可以计算出税额和税后金额。计算税额是会计的基础知识,需要熟练掌握。如果大家在平时会计工作中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在会计宝平台上向在线专家老师进行咨询,想必会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
发票还是按照合同签订的金额开具, 答
- 收入额计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按800元计算,收入额=收入-800元;每次收入4000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20%计算,收入额=收入×(1-20%)。 ? - 应纳税额计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按照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率表如下: ? -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00元的,预扣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0。 ? -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预扣率为30%,速算扣除数为2000。 ? - 超过50000元的部分,预扣率为40%,速算扣除数为7000。 ? 答
你好,综合税负率一般是根据缴纳的税费合计跟销售额计算 答
你好同学,是粮食加工行业 答
您好,一般纳税人开服务费发票税率是6% 答
你好同学,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营业收入等 答
对于因以前开票税率错误导致少缴销项税,需补交2019-2021年增值税及附加税的情况,做账需分步骤处理,具体如下: 一、确认应补税款金额 先核对税务稽查结果,明确2019-2021年各年度应补的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具体金额。 二、补提税款(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 由于涉及以前年度,需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不直接影响当期利润表。 1.?补提增值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或相关收入科目,如“主营业务收入”,根据税率错误对收入的影响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需补的增值税额)注:若原开票时税率开低,导致收入多计,需冲减多计的收入,对应增加销项税。 ? 2.?补提附加税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额×7%或5%等适用税率) 贷: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增值税额×3%) 贷: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税额×2%) 三、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结转至“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调整以前年度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四、缴纳税款 实际缴纳时,冲减应交税费: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 借: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附加 贷:银行存款 五、调整盈余公积(若有) 若企业计提了盈余公积,需按补税后净利润的变动调整盈余公积(如10%法定盈余公积):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答
税率疑点是指税务机关在审核企业税务申报资料时,发现的企业税率适用方面与正常税务行为不符的情况。常见的税率疑点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 比如说发票税率开具错误:如在增值税税率调整后,企业未按规定使用新税率开具发票,或对适用不同税率的货物、服务等混淆开具,导致发票税率栏显示的税率不符合税法规定。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