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多少合适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多少合适
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般认为7.8以上比较合适.应收账款周转率是用于衡量企业应收账款流动程度的指标,一般来说应收账款周转率社会平均值为7.8.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平均次数.
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除存货外的另一重要项目.应收账款周转率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赊销净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它是衡量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标.
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是应收帐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公司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公司的应收账款如能及时收回,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便能大幅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就是反映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
应收账款属于什么科目?
应收账款属于资产类科目里面的二级会计科目,能够反映企业的财产状况.应收账款一般是在正常的商事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者提供劳务,应向商业合作主体收取的款项,一般来说是包括企业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买方代为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
应收账款的发生意味着什么?
应收账款的发生意味着企业有一部分资金被客户所占用,如果这部分资金出现得较多则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产生影响,因为资金被占用过多会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生产资料,从而不利于生产产品或者提供劳务和服务.所以应收账款是企业在为其他商事主体或者商业合作伙伴提供了专业劳务、服务或者商品后,没有在供货或者提供服务、劳务时直接收取相关款项.
以上文章内容对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多少合适以及应收账款周转率计算公式是什么,分别详细介绍。通过上述资料内容我们了解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一般来说7.8以上比较合适.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公式是应收帐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
它们都是收到货款,为什么一个用主营业务收入,一个用应收账款 问
一个是当时就收到款确认收入了,另一个是之前确认收入了但是还没收到款挂账应收账款,后期收到款了再冲减 答
-
你好,老师。甲供材钢材从工程款中扣除是不是应该这样做账?1、收到甲方的钢材时:借:工程施工-材料 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贷:应收账款-甲方;2、收到甲方工程款时,借:应收账款-甲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增值税(销项税) 问
您好,您是站在哪方做账 答
-
老师 收到客户款 给客户出货月底给客户开专票 分录这么做可以吗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销项税 借预收账款 贷应付账款 分录做全了吧 对了吗 问
收到客户款还没发货,借 银行存款 贷 预收账款。月底出货开发票,借 预收账款 贷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销项税,确认收入还需要确认对应的成本,借 主营业务成本 贷 库存商品 答
-
公司一笔2600多万的应收账款,是十几年累计下的余额,但是业务实质不是应收账款,是否可以直接调整到其他应收款。 是否属于重大会计差错 报税时报表中应收账款2000多万转到其他应收款 有没有税务风险 问
但是业务实质不是应收账款,是否可以直接调整到其他应收款。可以的 答
-
一笔2000多万的应收账款,是十几年累计下的余额,但是业务实质不是应收账款,是否可以直接调整到其他应收款。 问
您好,业务实质是什么呢? 答
-
老师,好多年有一笔应收账款16487元,其实已经法人收到了,我现在做借方其他应付款可以吗 问
这笔钱其实已经收到了,可以做 借:其他应收款-法人 贷:应收账款 答
-
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损失,请问我现在有两种情况,第一种为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1 贷:应交税费,进项税额 9 然后发生了损失时 借:营业外支出 100 贷:应收账款 100 最后收到赔偿款记借:银行存款 100 贷:营业外支出 100 第二种情况 确认收入时 借:应收账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91 贷:应交税费 进项税额 9 中间发生损失不计,将他们计入零售,则借:银行存款 100 贷:应收账款 100 这两种情况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影响? 问
你好同学,第一种做法是对的 答
-
老师好,母、子公司都是小规模纳税人,母公司收取子公司的技术咨询服务费。第一季度母公司未开票收入35万,已申报增值税,第二季度补开第一季度35万发票。第二季度申报就比对不通过。税务局要求我们提供合同,流水,凭证进行核实。由于我们没有银行流水,都是抵账处理的。所以税务局又要求提供子公司的收入合同,流水,凭证。因为涉及关联公司更加要核实清楚。没办法,母公司第二季度只能又申报35万增值税,累计申报了70万了。母公司的收入也要补做35万,摆了应收账款,这样报表和申报表才能匹配,我想的是后面发生了业务再慢慢抵。对于子公司,就多做了35万成本费用,摆应付账款,没有发票。这样母子公司的往来才对应。可以吗? 问
您好,如果没有办法按照税务局的要求提供资料的话,也只能是这么处理了。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