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举例】2018年12月3日,某企业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并投入使用,原价为6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3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2019年12月31日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 )元.
【解析】2018年12月购入的设备,2019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折旧年度和会计年度是一致的,由于该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所以2019年计提的折旧额=(60000-3000)×5/15=19000(元),该设备的账面价值=该设备的账面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本题不涉及)=60000-19000=41000(元).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
(1)年限平均法(直线法)
年折旧额
=(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注:预计净残值率=预计净残值/原价×100%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不考虑残值率的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折旧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4)年数总和法
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该项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账面余额扣减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后的金额)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
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哪些,在以上文章里边都已对应简述,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公式应该是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1000*(1-5%)*5/(1+2+3+4+5)*1/2=158.33 答
(固定资产原值-已计提折旧-净残值)/剩余折旧年限 答
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一般企业) 1.?补提以前年度折旧时: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补提折旧的总金额) 贷:累计折旧(补提折旧的总金额) ? 2.?结转“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时(该科目最终无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答
根据会计准则,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对应折旧的资产),递延收益的摊销应与资产折旧的计提进度保持一致,即从资产开始计提折旧的当月(2022年3月)同步开始摊销,而非收到补助的月份(2022年4月)。 具体逻辑: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本质是对资产购置成本的补偿,其收益应随资产的使用(通过折旧体现)逐步计入当期损益。因此,无论补助是在资产投入使用前还是后收到,递延收益的摊销起始时间均与资产折旧的起始时间一致,以匹配资产的消耗节奏。 即,该资产从2022年3月开始计提折旧,递延收益也应从2022年3月起,按照与折旧相同的分摊节奏(如年限、方法)分期转入“其他收益”或“营业外收入”。 答
是24年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对吗 答
收到 答
您好,如果取得固定资产专票,则是按照不含税金额计算折旧的 答
在的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