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注册
递延收益报表放哪里
应当放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
递延收益"科目的期末余额,一般在资产负债表流动负债方的"预计负债"项目下单列项目反映.而如果按新会计准则的做法,"递延收益"科目的期末余额,应该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项下的"其他流动负债"栏填列.
资产负债表中长期负债里有递延收益这一项,放到这里.如果递延收益已经确认为营业外收入等,就在利润表总体现.
没有"递延收益"这个科目.
只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两个科目.
递延收益是一个怎样的科目?
递延收益是负债类科目.
递延收益是指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可以说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它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
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中国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中,递延收益应用的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租赁准则和收入准则的相关内容中,主要应用于政府补贴的收入确认.政府补贴中的与资产相关的收入需要按照受益期通过"递延收益"科目分期转入当期损益.
递延收益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与资产相关的账务处理:
(一)总额法会计处理将政府补助全额确认为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按合理、系统的方法分期计入损益.
1.取得时:
借:××资产
贷:递延收益
2.摊销时:
借:递延收益
贷:其他收益(日常活动)
营业外收入(非日常活动)
(二)净额法会计处理将补助冲减相关资产账面价值,企业按照扣减了政府补助后的资产价值对相关资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
会计分录为:
1.取得时:
借:银行存款等
贷:递延收益
2.购入资产时:
借:递延收益
贷:××资产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总原则:对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企业应当选择采用总额法或净额法进行会计处理.
1.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企业应当将其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总额法)或冲减相关成本(净额法).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如果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企业应当将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总额法)或冲减相关成本费用(净额法).
通过以上文章内容我们队递延收益报表放哪里,以及递延收益是一个怎样的科目分别做了简述介绍。我们了解到递延收益报表应当放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非流动负债"里边。递延收益是一个负债类科目,是指未确认的收入或者收益。
可以现在还在报税区可以更改 答
通常收入和成本是配比的,您可以把研发需要的材料或者人工通过成本核算 答
单从报表里是无法判断的 答
您好,这种情况如果不是真实业务,则是虚开发票 答
您好,这种情况如果不是真实业务,则是虚开发票 答
您好,您说的没账是什么意思? 答
您好,您具体是要调什么呢 答
您好,具体是哪个错误了呢?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