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量
229
请andy老师回答,关于分录改正。
2025/10/21 16:41:09
请andy老师回答,关于分录改正。
具体业务是什么
一季度增值税少提了一分,缴的时候但是又是正常缴的,就是该7462.6导致现在资产负债表应缴税费🈶一分余额,老师怎么填过来。
二三季度又因为没有缴增值税,转入营业外收入了。
应该是转营业外支出,借 营业外支出 dai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二季度缴了增值税的,说错了。因为开了专票
这么做也不对。
看一下现在余额是在哪一方?余额是多少
二季度是提了594.06的增值税,也是缴的这么对,一季度因为少提一分,但是缴的时候分录里那个金额是对的,相当于把二季度提的借了一分,所以现在使用少一分。
现在就看余额是多少
dai方0.01,借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dai 营业外收入
就是少缴了0.01
但是我本身也是少提了一分得嘛
转到营业外收入,这个金额很小,不影响的
嗯,老师,我没有明白,我本身是少提了一分,缴了那么多,为什么还存在是少缴一分,哦,明白了,其实是我二季度少转了一分进营业外收入是不是老师。
老师,分录这么写对不对
对的
但是,老师不明白怎么会这样,dai方应缴税费余额是欠钱,关键是我是少提了一分,缴还是缴的那么多得嘛,
分录不对,显示不平衡。
老师,科目余额显示是dai方负数
营业外收入填负数
科目余额显示是dai方负数,意思就是借方正数,账上增值税少记了,实际缴纳多缴了
因为小数点问题是会出现这种情况,差异金额很小,可以不用太在意,账上调平就可以了
对,是dai方负数,实际是少提,造成多缴一分。
是的
那分录具体那么写好老师
这么对不对老师
那老师,所得如果是少提了一分,正常缴,又那么调分录呢。
对的,所得税如果也是交的比账上的多一分,多缴的转到营业外支出
233010.47才是对的
账上是233010.48
报表上是对的
但是看本年累计数是一致的
但是我本期金额应该填好多呢
累计数能对上就可以了
这么调了后,增值税少提了一分又怎么写
我本期金额又调好多呢
借 营业外支出 dai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老师,那我本期收入金额到底填好多
填的时候,保证累计数能对上就可以了
老师,有没有办法把这个一分调过来
你说那哪一个,收入?
对,收入调过来,跟报表一致
现在账上累计是多少,申报表里累计是多少
现在账上累计跟申报表都是1022328.92,但是你是要填本期金额,那是因为我填申报表对账上本期金额少填一分才对上的
账上本期金额对了一分
主要就是二季度的账上本期跟累计都少了一分
就是因为二季度把收入调少了一分的原因
导致本期金额少一分,累计也少一分
现在收入不是账上累计跟申报表都是1022328.92,都对的上吗
现在已经对上了,就不用调了
关键是我把本期少填了一分才对上的,
我把申报表本期少填了一分才对上的,
意思是现在账上多一分
对,账上本期多一分,但是累计是对的。
不要管本期,看累计数,累计数能对上就可以
但是,老师不是每次填本期书,累计自动变过来吗,本期都不对,累计也对不上,现在对上主要是因为人为少填一分啊,肯定是那里没有调对。
我是人为填申报表本期少填了一分才报表跟账对上累计,不然按照账上填本期根本也是对不上的
你可以看一下之前季度,应该之前的季度的本年累计数没对上
对,就是二季度的账上没对上,申报表是对的
现在是填三季度的
看三季度累计数对上没
我知道啊,我是说因为二季度的报表是对的,但是二季度的账上本期少一分,本年累计也少一分,导致三季度账上不对。
三季度累计对上,但是要人为改本期填,才能对上。
6月的时候调了这笔分录,导致账上少一分。现在再调回来
按照你刚才说的分录调了,累计对上,本期多一分。
按照你刚才说的分录调了,累计对上,本期多一分。嗯,现在对上了,本期多是因为调了第二季度的账
本期应该少一分才对,累计对的
本期多是因为调了第二季度的账,6月份的已经结账了,要在本期多调一分
所以填申报表的时候,我这个本期数要少填一分才对
不然按照账上填不对因为申报表以前是对的
现在不是已经对上了吗
累计数对上就可以了
你看一下账上现在累计数是多少,申报表上累计数是多少
老师啊,累计也是根据本期填才自动带出来啊。
累计也是根据本期填才自动带出来啊。是的,现在填本期数,累计数自动带出来了,累计数也对上了
因为这一分,现金流量表也对不上
现在填本期我是少填了一分,才对上
按照账上填就对不上,本年累计就会多一分
dai 主营业务收入 -0.01 dai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0.01
所以我的意思是本期少填一分对不对
账上多了,就少调1分。这个分录没涉及货币资金科目,怎么会影响现金流量表
填报要根据账上的填
我看了的,有些就是有一分的差距
账上现在本期不对得嘛
不要管本期了,看累计数
那你又说根据账上填,那根据账上填本期就对一分得嘛,像刚才那么调
那我是像你发的下面这个分录再改吗
是的
申报表就是根据账上填的,增值税是根据销售情况填报的,我的意思是账上收入跟增值税上的对上
像上面那么改更不对
你的意思是账上本年累计收入跟报表增值税对上嘛
是的
你第二季度调收入是因为账上增值税比实际缴纳的少了一分,对吗。这个为什么有差异,是因为小数点四舍五入问题还是账上收入多做了造成的
我看了的,只有像最开始那么改才对吧,就是人为本期报表少填一分
应该是一季度因为四舍五入的原因造成少计提一分,实际申报表对一分
如果是因为小数点四舍五入问题,这个其实账上的收入不用动,那二季度动了,现在再调整回来,dai 主营业务收入 0.01 dai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0.01
就是像第一次那么改嘛
是的
绕来绕去都绕晕了
就像这么写两个分录就对了嘛
对的
这么写了后,我本期就自动少填一分
因为申报表其实二季度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还是要按照实际二季度本期填
老师,出现这种问题是不是不用管。
数据核对无误的话,可以不用管
老师,在不在,问一下关于老板把自己的车租给公司的问题
问一下关于老板把自己的车租给公司的问题,可以签订个租赁合同,每月约定租金500元以下
老师,问什么问题
不是说要代开发票才能入成本费用吗
小金额的,一般500元以下的不用开发票,根据收据入账也可以
就怕税务不同意,我们以前是报了个税500,没有做账,没有开票,但是过路费油费保险费都入了费用,这么做是不是有很大问题
那代开发票,交点增值税
那老师我们以前没有做账报了个税的租赁怎么办
不动产?车是动产吧
那老师我们以前没有做账报了个税的租赁怎么办,可以补入账
选第一个模块代开
老师,第一个是这个,怎么开呢
老师,项目名称选哪个
*经营租赁*租车费
老师,这么开对不对
可以
下一步就是这样的,这个是对得吗
对的
为什么是增值税是有形动产经营租赁
车子是动产,有形的
知道了,但是这个税款所属期写的是2025年10月,我应该什么时候给老板报个税
跟工资一样所属期一样吗
个税已经一起报了
我知道是在个税里报,工资是综合,个税租金我们是报的分类所得
我的意思是这个时间我该怎么报,所属期是10月,这个租金我也是按照工资所属期一致吗
在开票时,个税已经一起报了,不用再重复申报了
哦,明白了老师,因为以前我们没有开票,是自己填报的。
那这个所属期自己是能修改的吗
什么属期?
属于10月
这个不能改的哇
为什么要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