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答疑老师:操守为重
应发工资=基本+岗位+绩效 查看全部回复
问答已结束!
浏览:4889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王苗苗老师
0申报就可以,或改成非正常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6155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哈哈老师
需要缴纳个税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5668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梦梦老师
正常领取的退休金是免征个税的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458 0赞 0评论 收藏
没有要求,只要是企业是真实员工就行,随便找人报个税不允许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6084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venus老师
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除上述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人口不超过100万(含)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5892 0赞 0评论 收藏
每个地方执行的税率不完全一致,基本上是你说的这么多。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5063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andy老师
目前主要是两种方案: 1、例如你的工资都是6月发,那么7月按照实际发的工资申报个税,前面月份没有发工资就0申报 2、拖延的工资的话,可能导致员工不能完全享受扣除。例如:2021年工资是6万,没有发,等到2022年和2022年的工资一起发的话,那就是12万,按照12万申报个税,这样就导致员工多缴个税了。 所以有的企业采用按照计提的工资申报个税,这样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不是太规范,但是能解决问题,目前税局也没有说这个问题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6634 0赞 0评论 收藏
也不可以税前扣除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487 0赞 0评论 收藏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上述公式中,计算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按《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附件2)执行。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1864 0赞 0评论 收藏
同学没有申报你们怎么缴纳的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166 0赞 0评论 收藏
如果在别的公司有工资就在别的公司申报个税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939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夏老师
电子税务局查看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6606 0赞 0评论 收藏
年底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903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大宁老师
离职人员在不在人员信息表里?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8015 0赞 0评论 收藏
印花税按照转让合同金额缴纳,万分之5减半征收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673 0赞 0评论 收藏
个税20%,增值税1%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5887 0赞 0评论 收藏
这个要看税局是怎么给你们核定的,如果是按照定率,按照收入的百分比计算的,你们核定的是10%的话,那么经营所得=不含税收入*10%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406 0赞 0评论 收藏
大概有增值税,附加税,个人所得税等,需要看你开具金额才能知道大概税额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5297 0赞 0评论 收藏
是无偿的吗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968 0赞 0评论 收藏
公众号:会计宝
发送验证码 60s后重新获取
账号密码登录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手机快速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返回登录
微信小程序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