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问 每个问题,2个老师,一答一审,确保准确
374名专家老师,3分钟快速回复,已有117040会计人, 提问了194623 个问题
在线客服 2023-03-12 19:00
同学,你好,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发送

建筑工程开9300万的发票9个点,进项是13%的,如果利润在300万以下的话,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这些怎么交比较合理#建筑工程#

答疑老师:哈哈老师

以下是关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合理缴纳的分析: - 增值税: - 选择合适计税方式:建筑工程一般纳税人通常适用9%的一般计税方法,若项目符合甲供工程、清包工或老项目条件,可选择3%征收率的简易计税方法。但从进项税率为13%来看,选择一般计税方式更有利,可充分抵扣进项税额。 - 确保进项税足额抵扣:对于13%税率的进项,如钢材、混凝土等材料采购,要确保取得合法有效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按规定认证抵扣。同时,注意其他可抵扣项目,如劳务分包若取得9%或3%的建筑服务发票也可抵扣,以及施工设备租赁等进项。 - 注意预缴税款规定:如果是异地施工,需按规定在项目地预缴增值税,一般计税方法下预征率为2%,以取得的预收款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计算预缴税款,回机构所在地申报时可抵扣已预缴税款。 - 分包差额扣除:若存在分包业务,总包方应按“总包额 - 分包额”差额缴纳增值税,前提是取得分包方合规发票,以此降低增值税计税依据。 - 企业所得税 : - 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若企业同时满足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这三个条件,可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 准确核算成本费用:采用查账征收方式,准确归集建筑材料采购成本、人工费用、机械设备租赁费用等成本,以及管理费用等各项费用支出,取得合法合规的发票等扣除凭证,尽可能增加可扣除项目金额,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 享受税收优惠:根据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为5%;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亦为5%。企业在预缴和汇算清缴时,通过填写纳税申报表相关行次,自行判别、申报享受,相关资料留存备查。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2302 0赞 0评论 收藏

请问工程项目挂靠,双方是怎么开票,税怎么交纳,账怎么做的#建筑工程#

答疑老师:哈哈老师

一、开票流程(以“被挂靠方为开票主体”为例) 1.?对外开票 被挂靠方(有资质的企业)作为合同签约方和收款方,直接向业主(甲方)开具增值税发票(一般为9%税率的建筑服务发票,小规模纳税人3%征收率)。 发票内容需与工程实际内容一致,备注栏注明项目名称和地点(税务要求)。 ? 2.?挂靠方提供成本票 挂靠方需向被挂靠方提供与工程成本相关的发票(如材料采购、劳务分包、机械租赁等),作为被挂靠方的成本核算依据,以降低被挂靠方的企业所得税税负。 风险点:若成本票与实际业务不符,可能被认定为虚开发票。 二、税款缴纳 1.?增值税及附加 ? - 由被挂靠方按开票金额计算缴纳增值税(销项税额),可抵扣挂靠方提供的进项发票(如材料票13%、劳务票3%或9%等)。 ? - 附加税费(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随增值税一并缴纳,税率根据地区不同约为增值税的12%左右。 ? - 实际操作中,挂靠方通常需按约定比例(如开票金额的9%-10%)向被挂靠方支付“税费”,涵盖增值税及附加。 ? 2.?企业所得税 ? - 被挂靠方按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一般25%),需以挂靠方提供的合法成本票抵扣收入,否则税负极高。 ? - 部分挂靠模式中,被挂靠方会按开票金额的2%-3%预扣企业所得税,由挂靠方承担。 ? 3.?个人所得税 ? - 若挂靠方为个人,被挂靠方支付工程款(扣除税费和管理费后)时,可能涉及按“经营所得”或“劳务报酬”代扣代缴个税(税率5%-35%或20%-40%)。 ? - 实践中,部分通过虚列工资或代开发票规避,存在偷逃税风险。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5416 0赞 0评论 收藏

登录后,立即查看全部回答

扫码关注公众号,就登录啦 (✿◠‿◠)

公众号:会计宝

知识点详解分享 工作问题免费提问 280套资料领取
资讯政策解读 行业事件,故事分享 财会圈交流

程序小哥拼命开发中
请移至App或者小程序进行提问

微信小程序

APP下载

快速提问
新问题·点我提问
正在提问
历史提问 >
 正在加载...
加载异常,点击重新加载
暂无问答
在线客服
每个问题,2个老师,一答一审,确保准确
1 提出问题
>
2 匹配老师
>
3 回答问题
 正在加载...
加载异常,点击重新加载
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