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答疑老师:andy老师
如果是一般计税和即征即退填写错误的话,更正申报 查看全部回复
问答已结束!
浏览:4670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patience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取得(开具)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的,以农产品销售发票或收购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9%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297 0赞 0评论 收藏
什么申报表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3754 0赞 0评论 收藏
是进口代扣代缴增值税么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3208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王苗苗老师
第 19 栏“应纳税额”:反映纳税人本期按一般 计税方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1.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按以下公式填写。 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第 11 栏“销项税额”“一 般项目”列“本月数”-第 18 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项目” 列“本月数”-“实际抵减额”; 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 11 栏“销项税额” “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 18 栏“实际抵扣税额”“即 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实际抵减额”。 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是指,按照规定计提加计抵减 额,并可从本期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中抵减的纳 税人(下同)。“实际抵减额”是指按照规定可从本期适用一般 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中抵减的加计抵减额,分别对应《附 列资料(四)》第 6 行“一般项目加计抵减额计算”、第 7 行“即 征即退项目加计抵减额计算”的“本期实际抵减额”列。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516 0赞 0评论 收藏
纳税人需在附列资料(四)中填报加计抵减情况的2列“本期发生额”,本期实际抵减额会根据主表第19行“应纳税额”判断后自动取数,最终直接在主表应纳税额中进行抵减。 注意:按照现行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803 0赞 0评论 收藏
是符合进项税加计抵减的条件么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082 0赞 0评论 收藏
专票是需要交增值税的,填在“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栏次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3210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杨老师
差旅补助需要先确定性质,如果属于工资总额组成部分性质的,应作为残保金的计算基数。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3725 0赞 0评论 收藏
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2262 0赞 0评论 收藏
是一般纳税人申报表还是小规模申报表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2365 0赞 0评论 收藏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具体预扣预缴方法如下: 劳务报酬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减除费用: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百分之二十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额累进预扣率。 劳务报酬所得应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2572 0赞 0评论 收藏
八项免税补贴么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128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李伟老师
电子税务局登录,我要办税-税务数字账户-发票入账标识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975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税务师晓雨
【发票 入账标识】的功能,帮助纳税人解决重复报销的问题。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3780 0赞 0评论 收藏
购买方是私企么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2113 0赞 0评论 收藏
可以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1919 0赞 0评论 收藏
开的专票还是普票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2521 0赞 0评论 收藏
两种商品发票是怎么开具的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2807 0赞 0评论 收藏
小规模还是一般纳税人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2406 0赞 0评论 收藏
公众号:会计宝
发送验证码 60s后重新获取
账号密码登录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手机快速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返回登录
微信小程序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