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答疑老师:夏老师
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等。 查看全部回复
问答已结束!
浏览:8452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莹老师
损耗率=(损耗量/消耗量)×100%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8431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高荣老师
你好,从你这个表中计算的话,保本销售额并不是547万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8215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Annina老师
不用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8023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venus老师
定额法,这是一种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是: 1、利用将要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工艺流程,先计算出它们每个品种要消耗的料(各种材料)、工、费的定额数量; 2、如果生产的产品要经过多道工序的,利用将要生产的各种产品的工艺流程,计算出它们每个品种在每道工序的在制品(或半成品)要消耗的料(各种材料)、工、费的定额数量; 3、月底将各种产品的所有作业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定额数量分别加总; 4、加上期初在制品(或半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的定额数量,减去期末盘点的在制品(或半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的定额数量。得到该产品当月入库产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的定额数量; 5、再将当月入库产成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直接费用的定额数量换算成实际用量; 譬如当月生产A、B、C3种产品它们分别消耗定额工时3000工时、5000和2000工时,当月实际消耗总工时为10600工时,将定额工时化为实际工时: A产品当月消耗实际工时=(10600÷10000)×3000=3180(工时) B产品当月消耗实际工时=(10600÷10000)×5000=5300(工时) C产品当月消耗实际工时=(10600÷10000)×2000=2120(工时) 6、将当月发生的待分摊的制造费用(或称:间接费用)按适当的分配方式(或是用工时,或是用主要原料的数量等)分配到各种产成品上去。计算出各种产成品的成本总金额; 7、分别将当月各种入库产成品的成本总金额除以入库数量,得到各种产品的单位成本。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919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而已老师
您好,生产和装配可以分开核算,不要合在一起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794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Christina
你买的时候按件还是按重量买的呢?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776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patience
建议用品种法核算成本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769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甘老师
这个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哦,因为只有这一个在产品,只能分摊到它那里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691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火柴老师
狭义的生产费用指的就是制造费用,为生产过程中无法直接归集到成本对象上的支出。 广义的生产费用指的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总支出,包括直接材料的领用,直接人工的发生,与制造费用的消耗等。一般是以期间为单位来计算的。产品成本,是指已经将生产费用归属到产品实体上的支出。也就是说,必须先有生产费用,生产出产品并通过成本核算,将生产费用分配分摊到产品上以后,才形成产品成本。该成本是以产品对象来归集的生产费用,不一定归属于某一期间 联系:1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除偿债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以外的支出的构成部分; 2.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 3.期末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进入当期的费用。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471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云峰老师
您好,如果整卷盘数量就可以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469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清岚
成本结转方法有4种,先进先出、加权平均、个别计价、后进先出、我国不采用后进先出方法核算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393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陈米老师
你好,辅助车间一般是供热、供水、供电等车间。包装物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话,应计入在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下可设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下面可设三级科目。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378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Amy老师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水电费等+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以及费用,分摊到成本里就可以了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361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小黑
你是大量大批单步骤就品种法,大量大批多步骤就分步法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315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Karina老师
你好,每个产品,都可以当月销售出去吗?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117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高老师
你好,计算产品成本时一般用实际成本,也有用计划成本。在核算材料成本时有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根据企业经营及实际产品情况选择适用方法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095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刘淑萍
首先,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组成,我们在核算成本时,也就是归集与分配这三个项目,最后核算出成本。 同样,算出来后,我们在分析的时候,也是围绕这三个项目展开: 做这个分析,需要以往的数据来作为基础,可以把去年或以往3到5年的产值以及对应的料工费明细提取出来 ,这样有对比的依据 ?? 首先,材料,作为成本的最大项,首先会看材料占总成本的比值,看是否在正常区间,比如这个月材料占比下降,那就要找原因,把材料金额细分,材料金额=单价*数量,单价我会对公司主要用的材料每个月做对比,分析材料单价的增降情况 ,发现材料单价下降3-10%;还有用量,可以去关注产品的合格率,废品率等,关注损耗情况。 ???? 直接人工: 可以关注人均产值的变化,是否存在人员使用过剩;如果实行记件工资,关注人工小时工资数,可以知道工价制定是否合理,与同行业对比是否有优势,等 ?????? 制造费用: 同样是占总成本的比值,偏高或偏低,都要去找原因,大方向的比值得出后,再分解到每一个明细项目 ,比如折旧,是否有新增机器,比如管理人员工资,像我公司的折旧费比去年就增长很多,对比了固定资产明细账,确实新增200万的机器 ,但是产值不增、销售额不增,那这时候就可以去了解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发现很多机器性能已经跟不上,使用频率低,那这种情况看是否需要处理掉相应机器,等等 ?????? 思路就是先总后分,得出每个大项目的数据,然后通过每一个项目下面的明细去找差异原因,目的是找到改善方法。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6931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甜甜老师
根据使用的原材料,配料,水电等支出先计入生产成本,等实际加工好后转入库存商品,销售时再转入主营营业成本等科目即可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6917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小小
你们公司对病假是怎么要求的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6853 0赞 0评论 收藏
公众号:会计宝
发送验证码 60s后重新获取
账号密码登录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手机快速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返回登录
微信小程序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