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答疑老师:哈哈老师
您好,您开了红字发票,然后按照截图的会计分录做负数的会计分录就成 查看全部回复
问答已结束!
浏览:1055 0赞 0评论 收藏
是的,通常是这样操作的。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公告》规定,纳税人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预缴税款时间,按照财税〔2016〕36号文件规定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纳税期限执行。若以1个月或1个季度为纳税期,期满之日起15日内申报纳税和预缴。 5月份开具发票,纳税义务发生在5月,若按月申报增值税,应在6月申报期内申报5月增值税,此时就需将预缴税额填写在申报表相应栏次(如增值税申报表附表四“建筑服务预缴”栏)进行抵减。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288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王苗苗老师
往来挂账是不能随便处理的,需要先分析原因,再针对性处理,往来可以一般挂账可以超过一年,其他应收款-法人/股东长期挂账的话,税务可能会判定为分红涉及到个税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238 0赞 0评论 收藏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规定,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应按企业全年的季度平均值确定。针对你提到的几种特殊人员,是否计入从业人数具体分析如下: - 退休返聘人员:不计入。退休返聘人员无法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不能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不符合从业人数的统计范围。 ? - 分公司人员:计入总公司。现行企业所得税实行法人税制,企业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总机构及其各分支机构的从业人数,依据合计数判断是否符合相关条件。 ? - 与公司签订长期劳务合同的人员:若形成劳动关系则计入,若为劳务关系则不计入。如果签订的是劳动合同,建立了劳动关系,应计入从业人数;如果是劳务合同,属于劳务关系,不属于从业人数统计范畴。 ? - 与公司签订实习协议的实习生:在校实习生不计入,非在校实习生视情况而定。在校学生参加企业实习,不属于从业人数统计范围;若非在校学生,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应计入从业人数,否则不计入。 ? - 法人:不计入。法人虽为企业相关人员,但在其他单位任职且由其他单位缴纳社保、发放工资,未与本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不应计入本企业从业人数。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608 0赞 0评论 收藏
您好,备注栏里面有信息就可以抵扣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802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税务师晓雨
可以填0.01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50 0赞 0评论 收藏
按照合同金额申报,如果合同中增值税单列的话,按不含税金额申报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739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andy老师
看开票内容是什么,货物类和服务类一般是1%,不动产是5%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96 0赞 0评论 收藏
你好,也是需要报税的。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250 0赞 0评论 收藏
你补缴的是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核算,不用填写在利润表里面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628 0赞 0评论 收藏
您好,补贴可以红冲管理费用社保费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577 0赞 0评论 收藏
如果企业在6月所属期申报增值税时,还有之前月份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且用于出口退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这些发票的数据会体现在第27栏。例如,企业在5月认证相符了一些用于出口退税的发票,但5月未申报抵扣,6月收到出口退税后,在申报6月增值税时,这些发票就会在第27栏体现。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13 0赞 0评论 收藏
合计没超30万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35 0赞 0评论 收藏
您好,转实收资本是可以的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651 0赞 0评论 收藏
您好,你们是什么企业具体是什么项目呢?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589 0赞 0评论 收藏
1. 初始投资的冲销 将当初以房地产作价投资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冲销(假设投资时房产账面价值与作价100万一致,无资本公积): 借: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冲销原账面) -100万 dai:固定资产(房产原值及累计折旧等,冲销原投资转出的账面) -(原值-累计折旧) dai:资产处置损益(投资时的增值,若有) -(100万 - 房产原账面价值) 2. 房产收回的处理 清算报告明确房产归你公司所有,按评估价220万确认房产回归(需恢复固定资产核算): 借:固定资产 220万 dai:长期股权投资——A公司(清算收回资产) 220万 3. 支付差额款的处理 因房产评估价大于应分配的账户资金,需向小股东支付30万差额: 借:投资收益 30万 dai:银行存款 30万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630 0赞 0评论 收藏
印花税计税依据是看合同金额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881 0赞 0评论 收藏
有优惠政策的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059 0赞 0评论 收藏
您好,这个是买来干嘛用的呢?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472 0赞 0评论 收藏
留抵退税条件 - 通用条件: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B级;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发生骗取留抵退税、骗取出口退税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情形;申请退税前36个月未因偷税被税务机关处罚两次及以上;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 ? - 增量留抵退税条件: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满足连续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二季度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 2025年政策变化 - 适用范围扩大:新增跨境电商、新能源车企等行业优先退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民生行业也纳入留抵退税范围,企业可按月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 - 退税比例提高:小微企业退税比例可达到100%全退(原政策可能需要分期),中型企业退税额从60%提升至80%。 ? - 退税流程简化:增值税申报流程进一步简化,税务部门通过数字化手段优化退税申请和审批流程,留抵退税审批时限缩短至10 - 15个工作日,电子税务局可自动预审,最快3个工作日到账。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3008 0赞 0评论 收藏
公众号:会计宝
发送验证码 60s后重新获取
账号密码登录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手机快速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返回登录
微信小程序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