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答疑老师:patience
登录的什么系统 查看全部回复
问答已结束!
浏览:11143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官方回复
您好!税总局的回复是不予退回。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收回转让的股权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5]130号)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的有关规定,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毕、股权已作变更登记,且所得已经实现的,转让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转让行为结束后,当事人双方签订并执行解除原股权转让合同、退回股权的协议,是另一次股权转让行为,对前次转让行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款不予退回。 如果还有哪里不清楚的,可以继续追问哦!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1043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李伟老师
根据会计制度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该在12月末对当月职工薪金进行计提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1038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Annina老师
给包工头签劳务协议,包工头去税务代开其他建筑服务劳务费发票,综合税负4点几个点,这个月开出来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0728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安叔老师
非正常人员都离职了就不需要报个税了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0641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哈哈老师
对的,员工自己填写你们下载更新就行了,填的附加扣除信息就带出来了。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0577 0赞 0评论 收藏
个人是可以去代开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个人所得税预征率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44号)规定,代开发票单位为纳税人代开货物运输业发票时,统一按开票金额的1.5%预征个人所得税,具体可以跟代开税局核定下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0549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王苗苗老师
自然人税收管理系统扣缴客户端可以查询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0457 0赞 0评论 收藏
您好,您公司是小规模还是一般纳税人企业,目前在什么申报税种遇到问题了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0442 0赞 0评论 收藏
您好,不管工资是否发错,全部按照应该发的工资去申报个税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0350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税务师晓雨
取得两处及以上综合所得的个人需要进行汇算清缴,只要没有超过6万就不会产生税额 查看全部回复
答疑老师:杨老师
1、如果公司证明他人在虚假申诉,税局即不会处罚公司; 2、如果公司个税申诉不撤销,而又有证据认定公司偷税,公司会受到相应处罚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0252 0赞 0评论 收藏
是公司股东转让股权么,个人转让股权,以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财产转让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印花税,产权转移书据属于应纳税凭证,产权转移书据包括股权转让书据(不包括应缴纳证券交易印花税的)等转移书据。按价款的万分之五缴纳。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10023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清岚
你可以在系统进行逾期申报试试。不行的话,需要去税务大厅补申报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977 0赞 0评论 收藏
您好,个人所得税的话,需要在发放工资的次月申报,将员工工资及个人负担的社保公积金输入系统里,还有员工专项附加扣除也输入系统,专项附加扣除员工可以通过个税APP自己填写。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837 0赞 0评论 收藏
喊那个包工头代开发票,跟他签一份劳务协议,他按照经营所得交个税,现在增值税1个点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756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甘老师
建议不要这么操作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571 0赞 0评论 收藏
个税核定一般是项目所在地税务要求的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459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tammy老师
要根据个人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去算的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458 0赞 1评论 收藏
您好!目前没有免征年终奖个税的相关政策。目前年终奖个税的计算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第一条第(一)项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种: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第六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附件),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如果有哪里不清楚的,可以继续追问哦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369 0赞 0评论 收藏
公众号:会计宝
发送验证码 60s后重新获取
账号密码登录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手机快速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返回登录
微信小程序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