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答疑老师:李伟老师
A拿着5万去投资了一个项目,然后取得了70%的占有权,只是成立了一个项目,而没有成立公司是吧 查看全部回复
问答已结束!
浏览:9782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哈哈老师
如果是预先收的款,那就计入预收账款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738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Annina老师
筹资活动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700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andy老师
这个表可以参考下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683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甘老师
建议是选择非独立核算,因为分公司无业务,仅人员支出,产生的亏损总公司可以用于抵扣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597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许老师
技术服务费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590 0赞 0评论 收藏
您好同学,只要咱企业符合这些条件就可以去申请认定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583 0赞 1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patience
企业所得税法第七条第(三)项所称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专项用途并经国务院批准的财政性资金。”收到的专项补助属于上面的范围么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575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官方回复
您好!丢失普通发票需要接受处罚,然后凭加盖销售方发票专用章的相应发票记账联复印件作为记账凭证。有的单位可能会要求重新开具,需要先红冲,然后再开具,统一需要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5号)第三十一条规定:“使用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妥善保管发票。发生发票丢失情形时,应当于发现丢失当日书面报告税务机关。”和《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7号)第三十六条规定:“跨规定的使用区域携带、邮寄、运输空白发票,以及携带、邮寄或者运输空白发票出入境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予以没收。丢失发票或者擅自损毁发票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如果您的问题已经解决,麻烦亲给个五星好评哦!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540 0赞 0评论 收藏
你们是按照工资基数买的社保吗?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531 0赞 0评论 收藏
没有问题,可以按照公司规定来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529 0赞 0评论 收藏
您好,按季度申报的不需要缴纳增值税!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政策有关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4号)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税。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495 0赞 0评论 收藏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因为个税是代付项目,实质上是员工工资的组成部分。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461 0赞 0评论 收藏
有风险,如果法人查公司的钱,1年不归还,又未用于经营的,被稽查了,视同分红交个税 查看全部回复
答疑老师:孙老师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若干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165号) 规定,纳税人销售软件产品并随同销售一并收取的软件安装费、维护费、培训费等收入,应按照增值税混合销售的有关规定征收增值税,并可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451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高老师
年利润或年均利润/投资总额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443 0赞 0评论 收藏
是的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441 0赞 0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小小
去年是第三季度才可以填的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420 0赞 1评论 收藏
答疑老师:杨老师
研发设备的折旧可以计入研发费用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413 0赞 0评论 收藏
您好!目前没有免征年终奖个税的相关政策。目前年终奖个税的计算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第一条第(一)项规定:“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本通知所附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二种: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1号)第六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累计预扣法,是指扣缴义务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预扣预缴税款时,以纳税人在本单位截至当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累计收入减除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和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附件),计算累计应预扣预缴税额,再减除累计减免税额和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余额为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余额为负值时,暂不退税。纳税年度终了后余额仍为负值时,由纳税人通过办理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税款多退少补。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如果有哪里不清楚的,可以继续追问哦 查看全部回复
浏览:9405 0赞 0评论 收藏
公众号:会计宝
发送验证码 60s后重新获取
账号密码登录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手机快速登录 忘记密码?
还没有账号?返回登录
微信小程序
APP下载